神秘的微型唐卡,究竟是怎么画成的?
2018-10-11 11:02:53      来源:快搜西藏    
0

关于藏族同胞绘画的起源,曾有这样一个传说:一个放羊娃,有一天在牧场上睡着了,在梦中看见一位很美的少女,但她很快就从视线中消失了。放羊娃回到帐篷里,为了重现少女的样子,靠着依稀的回忆在大石头上用木炭把她画了出来。人们问他这是什么,他说这是“日姆”,即大山的女儿,后来这个词成了绘画的代名词。尽管这只是一个传说,但它简洁明了地说明了绘画作为一种古老的行为,它的产生与人类的生活、梦境、精神的密切关系。所以,丹增洛布喇嘛的绘画与他关于家乡的记忆、他所经历的变幻万千的生活息息相关。

神秘的微型唐卡,究竟是怎么画成的?

什么是微型唐卡?

微型唐卡,藏语称为杂嘎利,来源于古印度梵文,意为形象或样貌,此类唐卡画幅很小,一般在几厘米到十几厘米见方。

牧民们为了方便携带,将自己所修持的本尊,由佛画艺人绘制成微型唐卡的形式,装在精致的小盒子(嘎呜盒)里,佩戴于胸前或者是腰间,以便随时随地的进行观想与礼赞。

神秘的微型唐卡,究竟是怎么画成的?

微型唐卡历史

唐卡的起源历史悠久, 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唐卡已经有1300年多的历史,唐卡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盛衰,融合,传承后,从地域上形成了四大主流画派。即:卫藏地区(西藏自治区)的勉唐画派,康巴地区(以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为中心、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、西藏自治区昌都市、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)的噶玛噶孜画派,安多地区(青海地区)的热贡画派和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的青直画派。

唐卡,在罗桑嘉措以前都是民间画师供奉给寺庙的零散作品,从五世达赖起,成立了相当于画院的机构,唐卡创作进入了专门化创作时期。后七世达·赖格桑嘉措时,成立了“拉日白吉社”,也就是官方性质的画院。这一举措,无疑推动了唐卡艺术的向前发展。唐卡绘制也逐渐出现许多流派,其中有影响的是“门唐”(系药师佛像)派。院内的画师都有职称,画艺高的称为“乌钦”。西藏绘画史上后一名“乌钦”就是唐卡绘制大师扎西次仁先生,扎西次仁也是健在的一的“乌钦”。

神秘的微型唐卡,究竟是怎么画成的?

微型唐卡颜料

微型唐卡之所以美丽,除了与苛刻的画工有关外,还与其神秘的颜料,密不可分。画唐卡的颜料均来自大地,不是珍贵的矿物,就是稀罕的植物。

黄金、珍珠、珊瑚、琉璃、青金石等都是传统的颜料来源。用这些颜料绘制的唐卡,色彩淡雅柔和,更重要的是历经沧桑永不褪色。

神秘的微型唐卡,究竟是怎么画成的?

微型唐卡的制作

微型唐卡绘制要求严苛、程序极为复杂,必须按照经书中的仪轨及上师的要求进行,包括绘前仪式、制作画布、构图起稿、着色染色、勾线定型、铺金描银、开眼、缝裱开光等一整套工艺程序。

制作一幅唐卡用时较长,短则半年完成,长则需要十余年。艺僧或画匠均要卜择吉日,焚香祷告,然后才一面诵经,一面备料。绘制时,画师先画出主要的定位线,以保证佛像身体比例的协调,五官的端正。

微型唐卡的储存

佩戴唐卡除了起到消灾避邪沉心静气的作用,还可以提高审美情趣,在线条的疏密真切强烈的质感颜色的鲜明的对比中,体会善与美真与假恶与丑的斗争所带来的高度的精神愉悦。因为微型唐卡使用的是天然矿石材质颜料绘制,所以在佩戴保养时还需格外注意,主要有以下几点:

首先,切记不要将唐卡泡在水中,洗澡和游泳的时候就不要佩戴了。

其次,微型唐卡的佩戴也是对信仰的积累和供奉,但要注意在平时佩戴中不要跟质地坚硬的饰品一起佩戴,以免划伤嘠呜盒。

第三,微型唐卡要注意避免直接面对太阳暴晒,收藏或不佩戴时要将唐卡置于相对较高的位置,保持其通风和恒温,同时也是出于对所修持本尊佛的尊重。

不过,唐卡收藏的圈子毕竟不大,除了拥有一定历史的老唐卡之外,唐卡热也催生了不少“新唐卡”的收藏。收藏唐卡,首先要对唐卡有一定的了解,要了解历史,熟悉唐卡的主要流派和风格,明白唐卡的绘制过程,千万不要盲目跟风,纯粹抱着经济目的也不可取,还是要从系统学习开始。

责任编辑:袁莹莹

版权所有:那曲地区索县人民政府 技术支持:西藏传媒集团
备案号:藏ICP备2021000044号-1

藏公网安备 54242702000001号


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